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万象城官网

万象城官网
| | 联系万象城官网 |
 
万象城官网
相关资讯
行业法规
排行榜
网店排行
开卷排行
您所在的位置:万象城万象城官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相关资讯
简谈学术图书出版机制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0-07-14

    学术出版与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在各个环节上均有较大差异。从选题上看,学术图书内容更强调前瞻性、科研引导和科研成果集成等,因而单本印量较少(而我国目前尚未真正建立起学术著作的市场定价机制),平均成本较高,盈利能力较低。从编辑加工看,学术图书因有较高的知识深度,对编辑加工的要求更严更高。从图书发行上看,学术图书对销售渠道的选择又有其特点。根据以上特点,学术图书出版应建立有针对性的运行机制。
    一、加大对各类出版基金的申请力度
    自从1988年山东科技出版社设立“泰山科技著作出版基金”,专门补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专著的出版以来,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设立的各类学术出版基金应在200项上下,募集资金数亿元。根据基金设立主体的不同,我国的学术出版基金大致可以分为出版社基金、政府部门基金、高校与科研机构基金,以及社会或个人基金等四大类。这些基金的设立推动了我国学术著作的出版和文化的传播。
    目前,我国的学术出版基金较多,承担学术图书研发工作的出版社,特别是有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出版社,应该广泛关注这些基金的资助范围和申请方式,应力争多从如“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中国图书走出去计划”(china book international,cbi)等这些基金中获得出版经费支持。因为这对基金本身也是良好的宣传。
    二、强化和坚持同行评议制度
    学术图书针对的读者范围窄,很多内容也不是策划编辑所能了解的;另外,如今学术图书的书稿质量参差不齐,这都决定了出版社必须建立并且十分倚重同行评议制度。
    目前,有些出版社片面强调和追求经济效益,迫使编辑最终选择了一些有出版资助的较为平庸的书稿。强化和坚持同行评议制度,策划编辑应弱化对内容的策划,而主要从组织出版的角度策划,从选题方向的角度策划。最终可以使我们遴选出更好的学术著作选题,长此以往,学术品牌即可逐步确立。现阶段,图书出版与学术评估机制较为脱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虚假的学术出版繁荣,一旦我们认准这个时机,在高水平的学术图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将会自动促成出版界与学术评估机制的结合。
    三、建立针对学术出版物的编辑加工体系
    出版社内部结构调整后,文字编辑和策划编辑的分工使得大部分的编辑加工任务落在了文字编辑头上。在一个致力于多样化、综合化发展的出版社里,面对不同知识深度甚至不同语言的稿件,单一的字数绩效考核会使得文字编辑对加工内容进行较多主观上的选择,结果是文字编辑更倾向于加工一些内容上较为简单、知识深度一般的稿件,不愿意,甚至拒绝加工具有前瞻性、新颖性的内容,这不利于学术出版的顺利发展。如何对不同知识深度、不同语言内容的编辑加工进行合理量化考核,逐渐成为综合型出版社和向综合型、全方位发展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最简单的方式是在有些内容的量化考核上加上一定的系数,并且在编辑内部分配工作时作明确说明;也可以在编辑部门内部对一审编辑做一些量化分工,明确每个编辑需要按不同比例接手不同部门、不同内容深度、不同语言的稿件。只有客观区分不同层次的稿件,体现应有的绩效差别,才能推动综合型出版社内部各种业务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促进学术出版。
    四、学科进展与国家重大项目现实进展并重
    学术图书中有相当一部分阐述学科进展,而对于学术出版而言,出版社还应该关注国家重大项目的现实进展,做到学科进展与国家重大项目现实进展并重。只有多关注现实焦点,学术出版才可能具有勃勃生机。现阶段,我国财政对于科技的投入逐渐增加,2008年我国的科技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总投入为3710亿元,占我国gdp的1.49%。这必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产生更多的科技和文化成果。出版社应该抓住机遇,在学术出版中寻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五、利用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扩大走出去的规模
    利用国外和国内的两种资源,符合出版业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的新要求,而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我们站在与国际大型出版社同样的平台上进行竞争。对于科技学术图书出版来说,国外在很多领域的科研水平尚领先于国内,很多华人学者在国外从事着领先研究,并且获得了充分的认可,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和知名度。这些作者资源和科研成果对于国内的科研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相应对于出版社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六、建立图书馆销售渠道、直销渠道和网络销售渠道
    学术图书的销售有其特殊性,图书馆收藏、直销、网络销售都是其主要销售方式,另外,图书馆的收藏和专业书店的销售本身也是对学术品牌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通过对浙江和江苏两省的10家高校图书馆进行走访,发现在学术图书的销售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图书馆十分渴望采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图书,但是合同供应商因为折扣问题不愿意向高校图书馆提供全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书目,在多番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南京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提出对高等教育出版社采取单独折扣采购的方式。其次,我们应该向高校图书馆直接提供信息,由它们敦促合同供应商进行采购,而且还应该在提供信息的方式上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目前图书馆和其他很多出版社已经开始使用marc数据信息,用以让图书馆或出版商之间作目录信息交换,方便图书馆大规模采购。
【浏览次数( 4194 )】 【 】 【 】
"));
网站地图